千年前先人智慧的結晶-都江堰水利工程 文/943
都江堰是世上少數沿用至今的古代水利建設,它的完成改變了兩千年來成都平原年年氾濫成災的命運,不但確保了四川人民富庶安樂的生活,還使原本釀成災禍的江水用以灌溉萬畝良田,而使四川成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
都江堰位於岷江上游,今日都江堰市區西方,2000年與鄰近的青城山同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也使原名灌縣的都江堰市成了擁有「雙遺產」的旅行熱門城市。
西元256年,戰國時期秦國的蜀郡太守李冰攜其子李二郎彙整前人治水經驗而興建的水利工程,當時岷江每年從北方高山上沖刷下來的泥沙一到現今都江堰的位置就因地勢變緩而大量溢流成災,洪水期時水患沖毀村落,枯水期時農田又缺水灌溉,危害甚大。
洪水時江水過多,枯水時又需要水,兩千年前並無鋼筋混泥土的技術,要如何以渺小的人力改變浩瀚江河的水道?原來都江堰的工程巧妙地運用天然地勢「因勢利導」,先在江心以人工將大石塊沈入江中堆積成「魚嘴」,將岷江一分為二成了「內江」及「外江」,春耕時分,四成江水流入外江,六成江水流入內江成為灌溉用水。到了洪水季節,水位高漲淹過魚嘴,此時改為六成水量自動流向外江,經樂山、宜賓進入長江,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洪水之害。而四成的水依舊流入內江,使農田仍有足夠的水源耕作,這就是所謂的「四六分水」。
站在「魚嘴」上方俯瞰,四周全是滔滔江水,頓時深刻體會人類的渺小及此項千年工程的偉大。都江堰的智慧還不僅於此,魚嘴只作為第一次分流的作用,人工鑿山而出的「寶瓶口」平均僅有20公尺寬,是控制內江水量的瓶口。江水在此進行第二次分流,被鑿了缺口的山壁「離堆」此時成了最堅固的天然水壩,洪水期間過多的水量形成的再次一分為二,經「飛沙堰」排入外江,而內江江水進入寶瓶口後導入大小水渠,渠道縱橫於阡陌之中,岷江由此轉害為利,灌溉無數良田,使成都平原成了哺育千萬人口的魚米之鄉。
位於江心的「魚嘴」將岷江一分為二,成了內江及外江。內江用於灌溉,外江則疏導洪水。
「離堆」旁的「寶瓶口」是控制水量進入成都平原的關鍵。
遊客在「飛沙堰」旁可以清楚地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如何利用天然地形進行排沙,這是利用彎道讓江水中的泥沙被離心力甩開,八成的泥沙隨水流排入外江,避免內江的淤積,又能將漫過飛沙堰的過多水量自行排往外江,這就是所謂的「二八排沙」作用。
「飛沙堰」利用彎道地形的離心力將泥沙甩開,確保灌溉用水免於淤積。
以前在書中讀到都江堰的設計並不覺得印象深刻,但親身走一遭之後才發現這項工程設計之巧妙。後人感念治水有功的李冰父子,晉朝時在「離堆」上建了「伏龍觀」祭祀他們。道觀中陳列著當年李冰為了解水位深淺而設的「三神石人」,若水位高於石像肩部則為過多,若低於足部則是水量過少。「伏龍觀」外還有今人修建的「堰功道」,向遊客介紹沈於江底、記錄淘沙深度的「臥鐵」模型,以及歷代治水有功的功臣,其中包括諸葛亮及宮保雞丁的創始者丁寶楨。
走一趟都江堰,感覺像是逛一間巨大無比的「活水利博物館」,都江堰經過後代不斷擴建,現在已成了世界上灌溉面積最大的水利工程,灌溉面積已達一千多萬畝。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了四川的樂土,甚至中國西南的糧倉,也間接使四川在其守護下培養出安逸悠閒、無須為生活奔走的文化。遊覽四川,除了體驗成都閒適的生活風情,影響甚巨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也是絕對值得一遊的世界文化遺產。
註:此篇為應華航之邀前往體驗後,嚴選其中幾個有趣景點所寫的遊記。
留言列表